赵贤祐:磨合时间虽短但打出了不错比赛 只能将这份遗憾铭记在心
日本5队😱48名日本球员身价超200万,东亚杯仅来1位仍3连胜夺冠
记者:国足总是缺气质很松散,更衣室没有魂,只有高一期有点
媒体人:蒯纪闻青年队时去日本比赛同水平的地区队就有十几支
吾米提江总结东亚杯之旅:🇨🇳首秀、首胜,完成儿时梦想
北青:足协留用久尔杰维奇成定局,但他并非国足帅位候选
7月15日,在结束了东亚杯的比赛后,媒体人杨天婴谈到了中国足球与日韩的差距,其中举到了两个例子。
中国男足,在世预赛和东亚杯上的表现,并不是我们某个位置出现了问题,不是说没有好前腰,没有好后腰,没有好中卫,没有好门将,具体到某个位置的缺陷,并不是关键问题。
你和日本韩国比赛的时候,差距是全方位,是比赛的强度,比赛的节奏,是比赛对抗,这些内容不是因为双后腰决定,不是一个赛鸟可以改变的,因为我们踢得是落后的足球,是从小没有学会现代足球的踢法,所以你到了成年队才步履维艰,步步都是错。
我们现在的球员,大部分都是在从小落后青训环境里成长的,更在意儿童少年时期的身体力量选择,忽视决策力、空间识别能力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当身体素质差距被逐渐拉平之后,这些足球意识或者说球商方面的差距就会显现。
两个和当事人聊过的日本足球案例,蒯纪闻他们当年的青年队是国内最好的,到日本比赛,和当地对手打的有来有往,场面尚可,但是带队的足球官员其实非常无奈,甚至对未来很灰暗,在和蒯纪闻他们国青队可以打得有来有往的日本地区球队,当地就有十几支,更不要说是日本全国有多少,我们的尖子球队,人家普普通通,基础数量是我们的很多很多倍。
另外一个,专业足球人家长带着孩子去日本训练,孩子在国内属于优秀行列,但是在日本只能在低一岁的孩子里踢球,因为日本孩子空间识别能力太强,决策力更强,在小范围高强度对抗中,表现出的速度和速率,远远超过中国同龄孩子,而这个中国孩子本身已经是在国内比较重视决策力训练的青训俱乐部培训的,但是差距仍然是不可同龄一起踢。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和日韩有这样的差距,随着更好的足球环境的锻炼,随着愿意出国留洋脱离舒适区的磨炼,日韩球员领先我们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这和某个位置,某个人的发挥,是没有关系的,是青训体系培养球员带来的结果,是工厂出品时候留下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我总是希望,国家队大换血,让年轻人更多来国家队的原因。